公司动态 金融安全 行业资讯 定期报告 临时公告 金融为民、消保先行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金融安全
《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成绩单喜人!


《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以来

在“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发展模式下

征信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

下面我们共同了解一下

 

成就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征信信息安全

 

一是完善征信管理法规制度建设。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配套出台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企业征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征信投诉办理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及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以《征信业管理条例》为主,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构成的多层次征信法规制度体系,在保障征信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的前提下,在制度层面为征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加强征信合规管理,牢牢守住征信信息安全防控风险底线。中国人民银行大力建立健全征信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征信管理监测系统、加大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工作力度、完善征信合规管理沟通协调机制、推广使用信用报告查询前置系统、大力整顿征信市场乱象等方式,通过“人防+技防”建设夯实征信信息安全防线,有效遏制了征信信息泄露风险,牢牢守住了征信信息安全防控风险底线。

 

成就二:征信市场“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一是建设覆盖全国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国家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筹建了覆盖全国的、集中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数据库接入机构涵盖银行、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消费金融、住房公积金、证券、保险、信托、社保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他组织,实现了以金融信息为主的全国区域、主体、网络服务的全覆盖。数据库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主,还包括证券、保险、信托、外汇、融资租赁、担保等类金融信息,以及社保、公积金、环保、欠税、民事裁决与执行等公共信息。数据库依托覆盖全国的网络为金融机构、信息主体提供查询服务,信用信息广泛应用于各类放贷机构分析客户包括小微企业客户信用状况、发放贷款及信贷业务管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收录11.6亿自然人、收录1亿户企业和其他机构;个人征信接入机构达到5328家、企业征信接入机构达5115家。仅2022年全年,个人征信业务新增接入机构就有162家、个人征信业务查询量达到41.7亿次,日均查询量1143.2万次;企业征信业务新增接入机构121家,企业征信业务查询量达到1.2亿次,日均查询量32.6万次。为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放个人征信牌照,增加征信有效供给。中国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和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总结个人征信业务准备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指导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联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根据“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组建了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2018年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向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发放个人征信牌照;5月23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批设首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举措,是互联网金融整顿的新成果,是征信领域发挥“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新优势,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新闸口,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服务实体经济、改善普惠金融、提高社会信用服务水平的新设施,是个人征信领域强强联合的新范式。

三是推动企业征信市场对外开放。2016年5月联合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外商投资设立企业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201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为国际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华夏邓白氏办理企业征信机构备案。201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接受英国跨国征信集团益博睿在境内设立的子公司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的备案申请。

四是信用评级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201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符合条件的外资评级机构可以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积极探索“走出去”,通过在国际上设立分支机构、获取国际信用评级执业牌照、参与国际评级业务、主动发布国际主权评级报告等方式,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成就三:信用评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人民银行认真履行信用评级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强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推动信用评级市场规范发展。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在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健康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11月18日,全国备案法人信用评级机构共计 55 家。评级产品覆盖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地方政府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绿色债券、借款企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各种类型。

 

成就四:征信宣传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从200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把每年的6月14日确定为“信用记录关爱日”,以“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为主题口号,采取全国联动、合力推进的方式,联合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开展多形式的征信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专项宣传活动,征信宣传教育活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以2017年为例,近20万个金融机构网点、6780个政府相关部门、300多家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参与了征信宣传活动,9049家大中小学校开展了征信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活动,总人数达到2101万人,全社会持续形成“学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浓厚氛围。

 

成就五: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2008年11月,人民银行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国务院18个部门。根据新的形势与任务,2011年10月,国务院将联席会议牵头单位调整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双牵头,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共有成员单位47个。2014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及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已经初步形成了任务清晰、职责明确的制度设计。截止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各成员单位签署印发了36个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备忘录,有效推进各部门、各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小微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借助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和征信的理念,利用垂直管理各地派出机构的优势,推动各地方政府牵头,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督促辖区内金融机构参加,为尚未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农户建立信用档案,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导金融机构对当地各方认同的信用企业、信用农户有针对性地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予以支持,依此将信用建设、信用意识、信用支持有机结合,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政方针在基层落地。截至2018年3月末,全国累计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息261.14万户,累计已有50.6万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11.17万亿元。全国累计建立信用档案农户数1.75亿户,累计评定了信用农户1.2亿户,累计已有近9405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31752亿元。


珍爱信用记录

不要让这样的事困扰我们

牢记“四不要”

 

1.不要随意把身份证借给别人

2.不要随意乱扔个人信用报告

3.不要随意把信用报告提供给其他个人或机构

4.不要在公共网络查询、保存个人信用报告。

 

整理自:建行广东惠州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梧州支行

仅做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福建海西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2016-2018 | 本网站已支持ipv6 备案号:闽ICP备16028032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367号 网站建设:博采网络